张强:从制度合规到卓越驱动——中国企业ESG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3-11-16    浏览量:2611次

张强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从制度合规到卓越驱动

——中国企业ESG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强


一、ESG定义及历史演化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报告《Who Cares Wins》,首次明确提出ESG(环境、社会、治理)的概念,并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建议金融业将环境、社会及治理更好地应用于分析、资产管理和证券交易领域,随后ESG概念被推向其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地理学家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类世的时代,也就是人类的行为在剧烈地变革着我们的地球,在方方面面,大家其实已经感受到,前几天我们跟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领导们在北京有所讨论,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这些公共管理学者有一个特别难的问题,那些地区冲突怎么去解决,我们讨论了很多,不仅仅有传统的,还有很多新生的,那怎么样去解决呢?


前段时间我们开了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我们今天不是讲气候升温,我们讲的是什么?全球沸腾时代,地球都沸腾了,我们可能守不住这1.5度,那我们怎么办?


今天对于企业家来说,讲中国或者人类商业文明的起点的时候就说明我们不是仅仅为了利润,而是为了这个世界的创新。ESG的诞生也是有这样一个由来,商业领域也一定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如果没有了人类,没有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谈何商业?


二、ESG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以想象,在一些冲突地区,我们的企业会受到很大冲击。如果一个企业在简单的或者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还有没有非财务的报表能够去记录商业企业这样一个人类文明创新的组织形态对我们的地球的影响。


加强ESG报告将有助于利益相关方更加全面和细致理解企业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为决策提供支撑。


毫无疑问,在环境方面,我们怎么样看待?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中国已然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ESG的“E”议题,正与中国低碳减排、绿色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在社会方面,就是说怎么样对世界的社会议题有所回应。在治理方面, ESG的公司治理议题指企业将环境、社会影响因素映射到企业治理体系之中。

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这也是人类文明在不断地探索,关于商业的伦理、商业的道德、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所有的努力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践行到中期的时候,我们比较成熟地推出了ESG体系。


三、中国企业ESG发展现状


ESG是非传统的财务报表的体系,今天很多交易所已经有这样的要求,欧盟在这个领域是非常活跃的监管者,出台了很多政策。政策层面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可持续发展信息上,一类是在气候信息披露上。因为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相对更为专业,所以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范围一,还有范围二、范围三。


对于中国来说,它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落实上都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要求下,中国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正在逐渐生发,社会各界对ESG议题的重视程度持续提高。

怎么样实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命题是人类商业文明的迭代。企业组织对于社会而言,它能够创造商业价值,大家非常容易理解。如果它仅仅是商业价值呢?那些不可测度的社会价值有没有可能来进行测度?这些年来有非常多的讨论,对于社会影响力,对于影响力的估值。这些估值怎么样成为浮上台面的可以制度化的工具?ESG提供了非常好的抓手。ESG直接影响的是什么?大家如果知道生产流程的绿色化、可控化,每一个员工都是值得善待的,对我们来说更容易创造竞争力。


还有一点,绿色金融、ESG融资、ESG投资、社会影响力投资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为新兴的追求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本市场。如果能够实现全过程的追踪,从范围一到范围三的测度,数据可以成为资源,成为可控的资本,也可以成为交易的资本。


拥抱ESG成为基本趋势,不可阻挡。对于中国的发展趋势,我们做了简单的调研,现在A股市场的披露率在逐步提升,头部公司对这些感知比较直接,央企国企的披露率更高。在组织内部结构上已经进行了很多变化,过去是PR或者GR部门来承担这些工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这样的部门、CSO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大家也听到了很多声音,这些声音不仅仅表现在企业家对这方面工作的认知,而且会表现在上下游和客户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我们做了几个案例实践,三家是千亿级以上的公司,还有一家是万亿级的公司。传统企业也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而且进行上下游社区和地方联动的体制。我们怎么样进行议题的调查?怎么样在企业的边界中间,甚至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共识?

以中集为例,第一个阶段是合规,从制度的合规到卓越创新的驱动,中集是非常好的例子,它是A股+H股的上市公司。第一个时段是成立适应监管需求的体系,数据汇集,要有专门的编写,在2.0的时候仅仅有报告可以吗?显然是不可以的。我们怎么样建立一个管理体系?第一阶段是报告编写体系。第二阶段进入管理体系。打造数字化工具,以披露来促进企业全过程的数据化管理。ESG披露的信息不是单向性的,是要进行数据之间的比对的。第三个阶段,如果仅仅用一些工具作为风险管理的能力,终极的3.0一定是说这个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可持续的价值,那怎么样去实现?这里也有打法,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生产产品,而是要回到去促进那些生产产品的人的身上。因为只有这些人内化于心,才能够转化成其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上。


总体来说,我们披露数量和质量与国际差距仍较大,港股有所跃迁,因为港股在2015年12月开始发布ESG报告指引。“自愿披露”的要引入“不遵守就解释”的条款。当然现在已经加了很多强制的披露规定。

下图是中国科技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魏玖长教授做的ESG研究,可以看见,其实现在披露的ESG管委会公司占比,基本上占到36%。当然这些来源数据都是以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看看近三年来公司常见披露指标的披露率,最多披露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前面的部分,比较容易实现的。后面对于S和G的指标反而有点难度,因为这个就涉及我们在治理文化体系之间的对接。我们也统计了一下沪深300关键指标披露率,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四、中国企业ESG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企业ESG关键挑战一:企业对ESG价值内涵理解有限


我们在交流中针对焦点进行了一些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对ESG价值内涵的理解。对于一个新的命题我们怎么样去推动,不仅仅在企业本身。我们怎么样让企业领头人能够理解这一点,对管理层怎么样去让他们理解我们讲的ESG报告,不仅仅是对于披露的要求,而是对于整个组织的战略变迁要求。


当然行业的进程也不一样,经常有企业家问道,我们花了很多成本,但做出来的结果是有限的。我们常常面临内部的要求说,到底如何平衡我们的投入和产出效能比。有一个公司说,我们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绿电的控制,我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做这些,可是在市场占有率上没有充分显示出来,这当然是一个挑战。


(二)中国企业ESG关键挑战二:缺少本土化ESG指引和评价体系


国际范围内已经形成多个 ESG 相关信息披露体系,包括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指南(TCFD)、CDP 环境披露框架等,但互相之间缺乏统一性。全球有超过 80 家 ESG 评级机构,各评级机构评价的方法论、口径、覆盖范围差异巨大,国际评级标准往往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导致企业无法适从。


还有一些区域,不同地方的交易所会出台区域性的管理规定,一方面,我们在每个地方都要去适应;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本土来说有这么大的企业量,怎么样去形成?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务院国资委很多部门也在积极地推动这个方面。


有学者提出,我们一定要本土化吗?我们不能够用国际化的直接贯标吗?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用我们的本土化实质就是国际化,这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


(三)中国企业ESG关键挑战三:理论研究滞后实践 “看见潜在的价值”


另外,我们如何让这些绿色的投入被看见?我们有一个研究揭示了一个“倒U”的曲线,也就是说,企业的投入程度会有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这个对我们企业家来说太复杂了。

像这样的研究还太少,我们还没有真正能够结合行业特征去揭示中国ESG内涵,包括其对市场、上下游、消费者、监管部门的影响。


五、中国企业ESG实践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如果离开了ESG,离开了企业最为活跃的人类的单元组织,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永远是遥远的存在。我们希望能够助力这样一个生态共同体的建设。


这需要多方面助力,包括政府监管的政策,加强顶层规划,明确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机构,完善披露要求和披露框架;完善供给侧政策,可持续金融相关业务规定、政策性资金引导、财税优惠等激励政策。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怎么样让这些创新者获得创新的增益。


另外在市场结构中间有一类中介,即评估机构(rating),没有这些评估机构,没有今天的第三方,没有这些客观独立的数据评估进行定位甚至确权,这些是很难流通的,也很难让大家找到相同的基准。这里讲的激励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要技术向善,资本向善,金融行业要开始意识到ESG指标,不仅仅要看创新企业带来的商业变化,同样要估计它对于社会的影响。


那些表现好的,我们应该给予其成本低廉的资本供应。当然,我们也要助力企业。因为今天做企业家已经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不仅要熟悉商业语言,还要懂得政策语言,要看得懂科技,其实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作为知识共同体,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助力,我们要战略融合,需要组织变革,需要工具创新。当然我们最擅长的还是助力人的成长,怎么样把这样一个基本线建构起来,这也是我们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非常重要的基石。


最后我想说中国管理其实是融合的,这个学科的发展,既跟经济管理孵化有关,也跟工程管理科技创新孵化有关,这也是我们未来应对世界新风险、新时代、新挑战的一个可能路径。


注:以上内容整理自2023第十届东沙湖论坛直播视频和张强演讲PPT,未经作者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