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中国加油

新冠疫情下管理的思考(九)疫情影响下的空间规划思考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0-03-03    浏览量:4490次

实践是管理科学的生命,一线是管理科学的源泉。眼下的战“疫”行动,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值得总结的管理经验非常之多,学会特别关注这次疫情提出的实际的管理问题,诚邀从事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工作的人员与机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体系研究,学会将持续发布思考和研究成果。

材料可发送秘书处邮箱:cmss@mss.org.cn 、mss@mss.org.cn


 疫情影响下的空间规划思考

傅海滨1, 穆新颖1  王英杰2

(傅海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1.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旅游管理专委会供稿

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给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蒙上一团阴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文旅行业全面停摆,尤其是宾馆、餐饮、民宿、各大景区都受到重大创伤。疫情的肆虐,无疑是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空间规划将如何为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免疫力”?笔者针对此次应对疫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建言献策,共度时艰!

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正是由于公共健康的发展需要,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公共健康等城市问题是由于城市的急剧扩张造成的,通过人口的限制和区域的组织,解决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考虑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量:

第一、在新编制的空间规划中增设“公共健康体系规划”内容

笔者在过去的多年间多次编制市县级的总体规划、大型市政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等。这些规划有比较完整的规范体系及考核体系,在项目的审评过程中专家关注的大都是刚性指标,如用地规模、空间结构、交通密度及重大设施布局等。规划中也有综合防灾的篇章,但强调的重点并不包括公共健康设施布局。现在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了五级体系,即“国家—省—市—县—乡镇”,建议在前4级规划过程中,明确将“公共健康体系规划”作为独立章节,由规划编制部门协同卫生部门联合编制,提前预留各级、各类设施用地,在源头上保证了后期的不时之需。

图一 某县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图二 某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注:以上县域城市总规、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其他传统的规划对于相应的医疗卫生用地及休养保健用地都进行了相应的布局,但对于其选址及规模等并未进行非常科学的谋划。

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多规合一”、“一张图”等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议基于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将公共健康数据与之关联,供政府决策、参与及发布。

以上内容同样适用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大型市政公园等,在编制省、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协调好建成区、景区、公共开敞的关系,尤其是建设用地不足的城市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区域,科学布局各级公共卫生设施。

第二、在地块规划设计及建设项目中落实公共健康应急设施布局

在空间规划中明确各类主要用地的总体规模,建议将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划分规划单元,将公共健康设施用地的选址、面积明确下来,将总规单元向下层规划传导,形成完整的管控体系,落在具体的建设单体上。

对于老旧区域,城市拥挤,改造利用空间不足的情况,建议与城市更新、双修等统筹考虑,形成灾害应急专题规划。将一些街头绿地、腾退厂房、危旧小区等综合改造利用,构建健康空间规划与导则谱系,为健康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在大型公共建筑立项的过程中编制公共健康评价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一样,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

武汉这次疫情出现后,城市大型医院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需要,应急系统极为薄弱。建议规划时将社区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利用起来,甚至可能的公共空间进行考虑,面对不同等级和规模的灾害时,做到“平战结合”,作为大型医院的配套系统。同时将核心区的酒店、会议中心等在设计时就考虑具备第一时间征用改造的可能性。

第三、优化相关行业规划,推进相关标准制度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等对公共设施用地的人均标准不是十分明确,建议优化并考虑增设公共健康用地。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构建健康设计标准,纳入规划项目选址,对特定设施的选址、设计及各层面规划,给予行业标准上的支撑。

注:以上文字摘录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中对规划人均公共设施的用地面积均没有明确的标准。

注:以上文字摘录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标准中对于旅游服务设施类型、旅宿床位的规模及标准、直接服务人员数量及布局原则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均未有非常明确的标准。

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到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及建设项目中,提高城市抵御风险能力,构建完善的应急响应系统,切实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