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樑
梁樑
男,1962年4月生,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据包络分析、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资源优化等研究。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海外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多项政府与企业委托项目等。在国际学术期刊(SCI和SSCI检索)发表论文90多篇(包括Operations Research,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部分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带动作用。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学科)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12年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教学成果两次获得安徽省特等奖,指导博士生一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杰出博士研究奖(Highly Commended Award )。目前兼任《Americ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五个国际学术期刊和五个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区域主编或副主编。
获奖成果:“系统关联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
成果简介
“系统关联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系梁樑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系 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也是目前唯一的)利用数学规划分析组织相对效率的方法。DEA自提出以来在政府和医院等公共组织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DEA在应用中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DEA将组织看成一个“黑箱”,不考虑系统内部的问题,仅仅从系统的外特性数据来评测,因此就限制了DEA效率优化的应用范围。第二,DEA不考虑系统间的各种运行行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DEA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范围。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系统资源配置DEA方法研究
以银行系统为背景,将其人力、资产和信息资源为投入要素,以银行的收益和贷款回收率为产出,考虑了存款和贷款两个部门组成的银行系统,如何在两个系统中配置投入要素,从而实现银行系统的最大效率是本研究的问题。传统的DEA方法对该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中间变量(存款额D)无法在传统的DEA模型中体现(见图)。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综合DEA模型,该模型可以给出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向。通过银行实际数据的检验,该模型提供的改善系统运行效率的信息将有较大的价值。
图 含中间变量的系统
二、非合作系统供应链DEA方法研究
供应链系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它是由不同产权主体的企业组成的合作组织,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体现在组成的各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评估供应链的效率,DE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效率分析与系统改进工具,但要解决“黑箱”问题,否则传统的DEA方法对这类系统的效率分析无能为力。
建立了具有中间连接变量的DEA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在效率的选择上,供应商和制造商具有无穷个NASH均衡效率。为此建立讨价还价模型(bargaining model)决定两者的最优策略,以及比较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的供应链效率问题。
三、博弈DEA交叉效率研究
原始DEA模型的最优解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唯一的,因此由原始DEA模型最优解所确定的交叉效率一般也是不唯一的,这一缺陷会降低了DEA交叉效率的有效应用。针对非唯一性问题,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加入二次目标的方法来解决,并且提出了“侵略”型策略(Aggressive strategy)和“友好”型策略(Benevolent strategy)。所谓“侵略”型策略是指,在最大化被评价单元效率值的同时,尽可能使其他决策单元的平均交叉效率值最小;而“友好”型策略则相反,该策略要求在最大化被单元效率值的同时,尽可能使其他决策单元的平均交叉效率值最大。通过引入二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交叉效率不唯一的弊端。但如何选择相应的策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在研究过程中将非合作博弈理论与交叉效率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博弈交叉效率的概念。具体而言,每个决策单元被看作是博弈中的参与人,每个参与人在其他决策单元效率不受损害的情况最大化自身的效率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并设计算法求解博弈交叉效率,最后证明该博弈交叉效率值就是纳什均衡点。较之传统交叉效率存在的不唯一性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博弈交叉效率结果是唯一的、稳定的和可预期的。
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成果主要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Operations Research、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Naval Research Logistics、II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
研究成果还推动了国内外后续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Google学术检索,引用或者应用该研究成果的论文达到了500多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