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20年度学术会议在渝举行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0-12-03 浏览量:15782次
11月28日,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20年度学术会议在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千人报告厅拉开帷幕,近300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双循环下的中国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兴产业变革、产业技术创新、新经济创新创业战略、新创企业培育与成长等主题,探讨创新发展之策,谋求企业成长之道,近1.9万名观众在线观看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创新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承办。
开幕式上,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代表学校欢迎各位参会嘉宾,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及兄弟高校等单位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雷家骕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达对此次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20年度学术会议的认可和期待,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会议扩大学术圈,通过交流,相互激发对未来研究的新构想,通过每年一次的学术研讨,跟进环境变化,探讨前沿问题,不断努力前行。
汕头大学商学院徐二明教授以“全球化重构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为主题做报告,他提出了四个主要观点:第一,提出全球化的思考和新型全球化的视角,要脚踏实地坚持创新;第二,提出组织和战略环境的关系,在匹配过程中注意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机会的开发;第三,提出数字化进程中的“灯塔工厂”,而不是单纯的做一流企业;第四,在学术研究中,提出创新和韧性的关系,制度环境和非市场战略中的相互作用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雷家骕教授以“中国经济双循环下的创新创业”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中国经济双循环的重大变化是双循环早已开启,从2015年开始中国从国际市场实现的GDP开始逐年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12年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持续下降。对外资依存度持续下降,加之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新的技术封锁对产业创新的影响,针对变化,提出双循环下创新创业的主要方向和值得关注的国内多层次市场需求,最后从学理上提出双循环下创新的一般逻辑和基本模型。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杨俊教授以“数字化与商业创新”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因为数字技术的赋能,给生产要素带来了改变,基于此,通过研究发现,创业关注“0”和“1”。对数字驱动或数字潜入创业而言,新企业创办不一定是生成和成长的起点,仅仅代表商业模式的初步成形,成形之后又意味着新的成长,表现为基于商业模式逻辑的颠覆性/生态化成长,所以如何去定义这个“1”。因为产品和流程维度的差异,数字化浪潮可诱发两类创新空间:一类为新市场/新模式/新产业的焦点,以创业企业为主导;另一类空间为驱动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场域。数字技术诱发同质性和自生长性特征下,新商业模式如何创造价值,诱发竞争优势的问题值得关注。
南开大学商学院田莉教授以“CEO的创业经历与战略决策:职业流动的视角”为主题做报告,研究通过编码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具有创业经历的CEO的职业流动,突破以往研究将离职创业作为一个单向或者最后的职业流动阶段的观点。通过无边界的职业流动视角,了解新创企业对于既有企业的影响,丰富对二者通过员工流动发生的双向互动的认识。通过关注CEO创业经验对既有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可能的中介机理包括效果推理、创业拼凑等,对创业者、既有企业以及相关监督机构也能提供关于职业生涯管理、员工招聘、高管继任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邵云飞教授以“互联网+教育:后扶贫时代如何持续减贫?”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容易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缺乏知识、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实现可持续脱贫,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通过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依托互联网实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同时使得教育扶贫更精准,建立“互联网+教育”的长效脱贫机制。尤其高校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生力军,应发挥其教育优势,实施“互联网”背景下依托高校优势的教育扶贫,在后时代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
重庆大学管理学院龙勇教授就“中国特大城市的综合能源产业创新”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能源产业追求低碳、绿色的发展,减轻以电或煤电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综合能源系统将可再生能源融合进去,应对中央提出的2035年碳中和的目标和挑战,“以电为核心,综合求发展”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很多门槛和难点,需突破成本尴尬、政策限制,通过超级效用的需求拉动形成发展动力。针对此提出三个研究领域:一,传统能源系统,高耗能企业通过综合能源系统降低能源成本,用户自己也可以进行优化;二,面向未来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找到成本不敏感的综合能源市场进行投资和开发;三,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产业发展,要进行合作开发,形成利益相关者群体。最后,能源经济也存在一个发展悖论,从电网公司垄断走向大数据等后台巨头垄断新产业垄断,需谨慎平衡新垄断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11月28日下午,主题报告分两场进行。第一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鞠晓峰主持。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葛宝山作了题为《基于创业研究的团队学术创业》的报告。大连理工管理学院教授王国红作了题为《面向不连续创新的创业生态构建的思考》的报告。
第二场由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鲁若愚主持。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兵从成渝经济圈发展背景、城市能级、数据选取和实证结果四个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向大家作了题为《成渝双城辐射效应研究》的报告。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纯青作了题为《新兴技术驱动的营销创新与未来命题》的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志阳以在线的方式作了题为《数智创业:从半数智时代到全数智时代》的报告。
大会共举行了五个分会场投稿论文报告。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7篇,其中50篇论文进入汇报。
黄钟仪主持了期刊面对面环节。《南开管理评论》创新创业领域主编王迎军教授、《经济管理》副主编刘建丽教授(线上参加)、《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黎智洪、《JournaI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主编葛宝山、《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编辑部主管万贤贤等分别介绍了各自期刊投稿要求、风格与常见问题。
优秀论文宣读环节由张玉利主持。大会评选出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5篇,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赵骅教授主持了下届举办单位宣讲和闭幕式环节。下一届承办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和湘潭大学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及相关的组织准备情况。
11月28日18:50,会议在校图书馆千人报告厅顺利闭幕。此次年会是国内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秉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时代背景,就科技创新与双循环经济的重要关系、数字技术与数智技术的发展、创新创业新态势等展开热烈讨论。年会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深化拓展科技、数字技术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11月29日上午9:00,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行60多人前往重庆两江新区猪八戒网总部进行参观交流。
伴随着分会场与同期活动的结束,CI&G2020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会议不仅打造了一场属于重庆的创新创业盛会,更带来了一次全国性的学术联动,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集中碰撞交汇,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一一呈现。CI&G充分释放平台效应,把创新资源、创新人才调动运用起来,让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始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次会议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创新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承办。
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20年度学术会议在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千人报告厅开幕
开幕式上,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代表学校欢迎各位参会嘉宾,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及兄弟高校等单位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致辞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雷家骕教授开幕致辞
汕头大学商学院徐二明教授以“全球化重构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为主题做报告,他提出了四个主要观点:第一,提出全球化的思考和新型全球化的视角,要脚踏实地坚持创新;第二,提出组织和战略环境的关系,在匹配过程中注意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机会的开发;第三,提出数字化进程中的“灯塔工厂”,而不是单纯的做一流企业;第四,在学术研究中,提出创新和韧性的关系,制度环境和非市场战略中的相互作用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雷家骕教授以“中国经济双循环下的创新创业”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中国经济双循环的重大变化是双循环早已开启,从2015年开始中国从国际市场实现的GDP开始逐年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12年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持续下降。对外资依存度持续下降,加之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新的技术封锁对产业创新的影响,针对变化,提出双循环下创新创业的主要方向和值得关注的国内多层次市场需求,最后从学理上提出双循环下创新的一般逻辑和基本模型。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杨俊教授以“数字化与商业创新”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因为数字技术的赋能,给生产要素带来了改变,基于此,通过研究发现,创业关注“0”和“1”。对数字驱动或数字潜入创业而言,新企业创办不一定是生成和成长的起点,仅仅代表商业模式的初步成形,成形之后又意味着新的成长,表现为基于商业模式逻辑的颠覆性/生态化成长,所以如何去定义这个“1”。因为产品和流程维度的差异,数字化浪潮可诱发两类创新空间:一类为新市场/新模式/新产业的焦点,以创业企业为主导;另一类空间为驱动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场域。数字技术诱发同质性和自生长性特征下,新商业模式如何创造价值,诱发竞争优势的问题值得关注。
南开大学商学院田莉教授以“CEO的创业经历与战略决策:职业流动的视角”为主题做报告,研究通过编码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具有创业经历的CEO的职业流动,突破以往研究将离职创业作为一个单向或者最后的职业流动阶段的观点。通过无边界的职业流动视角,了解新创企业对于既有企业的影响,丰富对二者通过员工流动发生的双向互动的认识。通过关注CEO创业经验对既有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可能的中介机理包括效果推理、创业拼凑等,对创业者、既有企业以及相关监督机构也能提供关于职业生涯管理、员工招聘、高管继任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邵云飞教授以“互联网+教育:后扶贫时代如何持续减贫?”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容易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缺乏知识、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实现可持续脱贫,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通过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依托互联网实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同时使得教育扶贫更精准,建立“互联网+教育”的长效脱贫机制。尤其高校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生力军,应发挥其教育优势,实施“互联网”背景下依托高校优势的教育扶贫,在后时代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
重庆大学管理学院龙勇教授就“中国特大城市的综合能源产业创新”为主题做报告,他指出,能源产业追求低碳、绿色的发展,减轻以电或煤电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综合能源系统将可再生能源融合进去,应对中央提出的2035年碳中和的目标和挑战,“以电为核心,综合求发展”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很多门槛和难点,需突破成本尴尬、政策限制,通过超级效用的需求拉动形成发展动力。针对此提出三个研究领域:一,传统能源系统,高耗能企业通过综合能源系统降低能源成本,用户自己也可以进行优化;二,面向未来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找到成本不敏感的综合能源市场进行投资和开发;三,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产业发展,要进行合作开发,形成利益相关者群体。最后,能源经济也存在一个发展悖论,从电网公司垄断走向大数据等后台巨头垄断新产业垄断,需谨慎平衡新垄断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11月28日下午,主题报告分两场进行。第一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鞠晓峰主持。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葛宝山作了题为《基于创业研究的团队学术创业》的报告。大连理工管理学院教授王国红作了题为《面向不连续创新的创业生态构建的思考》的报告。
第二场由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鲁若愚主持。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兵从成渝经济圈发展背景、城市能级、数据选取和实证结果四个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向大家作了题为《成渝双城辐射效应研究》的报告。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纯青作了题为《新兴技术驱动的营销创新与未来命题》的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志阳以在线的方式作了题为《数智创业:从半数智时代到全数智时代》的报告。
大会共举行了五个分会场投稿论文报告。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7篇,其中50篇论文进入汇报。
黄钟仪主持了期刊面对面环节。《南开管理评论》创新创业领域主编王迎军教授、《经济管理》副主编刘建丽教授(线上参加)、《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黎智洪、《JournaI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主编葛宝山、《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编辑部主管万贤贤等分别介绍了各自期刊投稿要求、风格与常见问题。
优秀论文宣读环节由张玉利主持。大会评选出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5篇,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向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赵骅教授主持了下届举办单位宣讲和闭幕式环节。下一届承办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和湘潭大学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及相关的组织准备情况。
11月28日18:50,会议在校图书馆千人报告厅顺利闭幕。此次年会是国内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秉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时代背景,就科技创新与双循环经济的重要关系、数字技术与数智技术的发展、创新创业新态势等展开热烈讨论。年会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深化拓展科技、数字技术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11月29日上午9:00,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行60多人前往重庆两江新区猪八戒网总部进行参观交流。
伴随着分会场与同期活动的结束,CI&G2020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会议不仅打造了一场属于重庆的创新创业盛会,更带来了一次全国性的学术联动,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集中碰撞交汇,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一一呈现。CI&G充分释放平台效应,把创新资源、创新人才调动运用起来,让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始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