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主要内容
(讨 论 稿)
一、目的和意义
1、中国企业文化评价体系作为全新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工具,采用全方位的量化指标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实践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和配置各种管理要素,全方位建立企业与员工的文化目标及职责,促进企业文化真正扎根并作用于企业,以良好的文化绩效促进企业发展,并进行有效地量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人员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中国企业文化评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企业文化的科学性、系统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评估。实施企业文化评价,有利于克服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是促进企业文化良性循环的科学手段,是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文化为导向,以评价为手段,以管理为保证,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为途径,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标准,建设真正有意义和良好效益的中国企业文化,全面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客观性:公正、公平、公开,尊重客观实际,反映事实真相。
2、科学性:符合实际,标准明确;尊重规律,方法得当;细致全面,突出重点;量化规范、评价正确。
3、系统性: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过程的完整性,标准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协调性
4、责任性:组织的第一领导人是企业文化评价的主要责任人,董事会、党委等企业机构分工负责,企业全员参与。
5、有效性: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简单实用,效果真实,有利提高。
6、创新性:注意调研,及时总结,横向借鉴,勇于变革。
四、基本思路
1、文化导向与经营管理相结合;
2、目标指向与过程控制相结合;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自我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5、个人绩效与单位绩效相结合;
6、评价结果与改进提高相结合。
7、考核关系明确、基准定位清晰、业绩指标量化、等级比例得当、考核周期合理、流程设置科学、评价过程客观
五、主要内容
1、根据企业文化的结构原理,可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进行划分;
2、根据企业文化的载体特征,可从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物质载体等方面进行划分;
3、根据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可分别从企业战略、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方面进行划分;
4、根据CIS的内容和要求,可分别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划分;
5、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可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划分确定,如诚信文化、质量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安全文化、社会责任等。
6、根据企业文化建设所处阶段,可进行前期评价、过程评价、后期评价。
六、主要方法
1、综合型评价方法:这是关系到企业文化全局性问题的评价,涉及范围广、因素多,关系复杂,带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目标。评价规模较大、信息量多,需要认真准备,详细计划,选择好评价时机。
2、微观型评价方法:这是从局部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选择一、二个单项指标,问卷问题相对集中,具有单项性、局部性和阶段性较小等特点,比较具体,通常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它所含因素的变量关系。
3、目标型评价方法:目标型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期望值评价,是企业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为确定某项目标或到达目标期限时所做的评价,针对性强,讲求时效,问题集中,客观真实。
4、检验型评价方法: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更有成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用检验方法进行评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追踪型评价方法:该方法是针对某一类人员、某一类岗位、某些方面的问题而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周期较长,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6、层级性评价方法:为了保证企业文化评价的顺利进行,可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不同层级进行评价,如集团公司、公司(厂)、分公司、车间、班组等。
7、结合性评价方法:听取汇报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互检”与“自检”相结合,专家评审与群众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等。
七、基本要求
1、要形成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有效运行机制,在企业文化评价的标准、制度、措施、办法上下工夫,各级领导和部门职清责明,关系协调,确保企业文化评价顺畅运行。
2、要迅速建立一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队伍,注意培养企业文化评价的各类人才,促使他们积极学习掌握企业文化评价的有关工具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评价中的骨干作用。
3、要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投入,设立企业文化评价专项经费,为企业文化评价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条件,建立软硬件保障机制。
4、要认真学习借鉴中外企业文化的最新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评价的应用体系、操作方法和特点规律,注重对企业文化评价的不断创新。
八、案例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