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1-08-25 浏览量:20647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复杂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百年征程新起点,如今扬帆再起航。加快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重点发力。
01 从持续改进科技评价着手对科技成果提出更高要求
以加快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契机,从顶层设计、领导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素配置、评价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的能力,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有力支撑自主创新、全面推动协同创新和融通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其中要重点深化评价制度的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特别是要在科技成果的创新度、是否有效解决国家需求、是否形成产业新标准、是否养成战略科技队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成果原创性、影响力等的评价与监督,努力形成科技高水平自主自强。
02 从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出发着力科技资源的高水平布局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加紧布局并成功实施一批战略性科学计划和工程。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针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分类规划布局战略性科学计划和工程科技项目,为系统性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战略性科学计划和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在我国自主培养全球科技领军人才上的关键作用。要保护和支持战略科技人才的发展,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培养科技人才的家国情怀、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队伍。
03 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入手加强产业技术的自主可控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创新资源优势,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的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实现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链融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牵头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实现融通创新,加快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保障产业链安全,提升供应链水平,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共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探索前沿科技、发展未来产业,在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中,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04 从系统建立基础研究的新优势布局着眼具有转型意义的高水平原始创新
从“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两个方向,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建立我国在基础研究上的显著优势是加快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任务。“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要尊重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科学规律,突出原创性、引领性、交叉性、融合性导向,鼓励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稳定支持、久久为功;“任务导向型”基础研究要强调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聚焦突破,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05 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
加快占领新一代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制高点,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源头活水。以原始创新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以战略性科学计划为策源地,打好未来产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先锋作用,构建良好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发展壮大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格局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全面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培育增长新动能,下好发展先手棋,获取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06 加快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步伐增强中国科技创新对世界进步的贡献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遇到了国际环境不稳定等新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我国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将加快破局的全新机遇。我国应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战略布局,积极围绕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进行科技项目的全球招标,特别是加强在碳中和、碳达峰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逐步形成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新格局;要善加运用持续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继续吸收跨国公司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系统衔接,共同创造全球创新生态体系新格局。
07 以持续发扬中国文化优势为本牢固树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信心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用整体的、动态的、平衡的观点来指导科技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大同思想在当代发展所呈现的新图景、新形式,也是对中国科技发展从有责任的创新进一步延伸到有意义的创新的新指引。更好发扬东方创新范式和创新文化,为解决国际科学前沿领域的一些重大难题以及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消除贫困等世界性难题输出中国智慧,是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至高境界。
01 从持续改进科技评价着手对科技成果提出更高要求
以加快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契机,从顶层设计、领导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素配置、评价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的能力,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有力支撑自主创新、全面推动协同创新和融通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其中要重点深化评价制度的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特别是要在科技成果的创新度、是否有效解决国家需求、是否形成产业新标准、是否养成战略科技队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成果原创性、影响力等的评价与监督,努力形成科技高水平自主自强。
02 从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出发着力科技资源的高水平布局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加紧布局并成功实施一批战略性科学计划和工程。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针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分类规划布局战略性科学计划和工程科技项目,为系统性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战略性科学计划和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在我国自主培养全球科技领军人才上的关键作用。要保护和支持战略科技人才的发展,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培养科技人才的家国情怀、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队伍。
03 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入手加强产业技术的自主可控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创新资源优势,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的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实现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链融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牵头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实现融通创新,加快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保障产业链安全,提升供应链水平,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共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探索前沿科技、发展未来产业,在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中,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04 从系统建立基础研究的新优势布局着眼具有转型意义的高水平原始创新
从“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两个方向,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建立我国在基础研究上的显著优势是加快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任务。“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要尊重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科学规律,突出原创性、引领性、交叉性、融合性导向,鼓励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稳定支持、久久为功;“任务导向型”基础研究要强调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聚焦突破,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05 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
加快占领新一代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制高点,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源头活水。以原始创新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以战略性科学计划为策源地,打好未来产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先锋作用,构建良好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发展壮大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格局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全面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培育增长新动能,下好发展先手棋,获取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06 加快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步伐增强中国科技创新对世界进步的贡献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遇到了国际环境不稳定等新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我国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将加快破局的全新机遇。我国应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战略布局,积极围绕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进行科技项目的全球招标,特别是加强在碳中和、碳达峰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逐步形成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新格局;要善加运用持续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继续吸收跨国公司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系统衔接,共同创造全球创新生态体系新格局。
07 以持续发扬中国文化优势为本牢固树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信心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用整体的、动态的、平衡的观点来指导科技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大同思想在当代发展所呈现的新图景、新形式,也是对中国科技发展从有责任的创新进一步延伸到有意义的创新的新指引。更好发扬东方创新范式和创新文化,为解决国际科学前沿领域的一些重大难题以及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消除贫困等世界性难题输出中国智慧,是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至高境界。
文/陈劲,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子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