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服务到平台智造——工业设计平台管理创新实践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1-03-04 浏览量:19636次
中工经信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平台的服务价值、整合价值和辐射价值,高度聚焦招商引资、资源融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平台运营,目前聚集效应明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影响力,成为安徽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和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乃至工业设计行业前三名。
公司管理上主要是五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公司的发展目标,更是推动了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工业设计社会影响力的快速发展,此管理创新的模式可推广、可复制。
一、顶层设计,潜心建设安徽工业设计的资源集聚平台
2016年,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在蜀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设计城先后引进上海龙创、上海木马、深圳鼎典、宁波羽创易高、上海溯洄等150多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城内企业经过孵化,有16家企业获得了197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证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成长飞快,获得了企业和政府的一致好评。完成了139项重点设计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工作,大部分成果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业化项目,为安徽省、合肥市的工业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底,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总计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0人,年服务团体及个人次数达到3000多次。使之成为工业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交流桥梁,为工业设计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提升平台,向社会宣传工业设计理念,为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保证,成为国内有着广泛影响的行业协会。
二、固本浚源,着力树立安徽工业设计的知名品牌
1、组建高端行业智库
其中有来自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国家级设计行业组织的领导,有来自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的工业设计资深教授;有来自鼎典、木马等一批在工业设计行业一线的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家代表,共计140余位各领域权威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顶层设计、管理咨询及资源整合服务。
2、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
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科学管理学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红星奖组委会、光华龙腾奖组委会、京东云平台、视觉中国、太火鸟设计交易等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同时,还先后吸引了摩洛哥王室考察团、德国马格德堡大学、世界设计组织、美中贸易协会、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国际3D打印联盟等10多家海外机构到访交流,正式步入国际合作的大舞台。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商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统筹协调,致力搭建安徽工业设计的传播平台
1、培育工业设计创新人才
在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合肥市十佳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创建“国匠工典工业设计大讲堂”工业设计培训品牌,特别邀请国内工业设计大咖授课,举办了18期,受众学员3000多人,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与CMF体验工作坊等机构合作,不定期举办工业设计手绘班和CMF体验活动;与合肥学院联合举办中德工业设计workshop,拟成立“德国学生实习与实践教学流动站”,为合肥各大院校、企业乃至安徽工业设计领域培养、输送国际人才。
2、营造工业设计发展氛围
2016—2017年举办了中国(合肥)五星设计奖高峰论坛、职业设计师发展高峰论坛、家博会分论坛中国(合肥)工业设计高峰论坛、H20峰会——合肥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高峰论坛、合肥创新·设计引领2018高层峰会、新起点•预见新未来合肥市第三届十佳工业设计奖颁奖典礼等活动。在2019中国(合肥)第二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牵头承办了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5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设计发展大业。
3、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对接
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积极争取,在主管部门指导下,于2018年合肥市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设计进园区、进百企系列项目对接活动,致力于在全市推广工业设计,促进项目对接,目前已走遍合肥市所有县区的产业园区及上百家企业,浓厚了工业设计发展氛围。
四、智慧管理,精心架构安徽工业设计的大数据平台
采集安徽省工业设计联盟和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共200多家成员单位设计中心数据,对各企业的设计能力、设计队伍、设计项目库建设等状况建立台账,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利用京东云强大的数据平台为安徽工业设计背书。通过对安徽工业设计大数据的采集、规整、运算、存储、应用、展现等,让安徽工业设计企业在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行业规划方面领先同行一步,步入数字智能化时代。
图片
五、筚路蓝缕,用心打造安徽工业设计的高质量服务标准
工业设计作为价值链的高端、创新链的起点,是科技和美学的有机结合,体现的是创新软实力。管理者一是加快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开展工业设计进园区活动;三是创建工业设计研究院;四是培育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工业设计作为价值链的高端、创新链的起点,是科技和美学的有机结合,体现的是创新软实力。
公司管理上主要是五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不仅实现了公司的发展目标,更是推动了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工业设计社会影响力的快速发展,此管理创新的模式可推广、可复制。
一、顶层设计,潜心建设安徽工业设计的资源集聚平台
2016年,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在蜀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设计城先后引进上海龙创、上海木马、深圳鼎典、宁波羽创易高、上海溯洄等150多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城内企业经过孵化,有16家企业获得了197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证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成长飞快,获得了企业和政府的一致好评。完成了139项重点设计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工作,大部分成果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业化项目,为安徽省、合肥市的工业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底,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总计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0人,年服务团体及个人次数达到3000多次。使之成为工业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交流桥梁,为工业设计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提升平台,向社会宣传工业设计理念,为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保证,成为国内有着广泛影响的行业协会。
二、固本浚源,着力树立安徽工业设计的知名品牌
1、组建高端行业智库
其中有来自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国家级设计行业组织的领导,有来自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的工业设计资深教授;有来自鼎典、木马等一批在工业设计行业一线的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家代表,共计140余位各领域权威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顶层设计、管理咨询及资源整合服务。
2、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
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科学管理学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红星奖组委会、光华龙腾奖组委会、京东云平台、视觉中国、太火鸟设计交易等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同时,还先后吸引了摩洛哥王室考察团、德国马格德堡大学、世界设计组织、美中贸易协会、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国际3D打印联盟等10多家海外机构到访交流,正式步入国际合作的大舞台。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商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统筹协调,致力搭建安徽工业设计的传播平台
1、培育工业设计创新人才
在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合肥市十佳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创建“国匠工典工业设计大讲堂”工业设计培训品牌,特别邀请国内工业设计大咖授课,举办了18期,受众学员3000多人,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与CMF体验工作坊等机构合作,不定期举办工业设计手绘班和CMF体验活动;与合肥学院联合举办中德工业设计workshop,拟成立“德国学生实习与实践教学流动站”,为合肥各大院校、企业乃至安徽工业设计领域培养、输送国际人才。
2、营造工业设计发展氛围
2016—2017年举办了中国(合肥)五星设计奖高峰论坛、职业设计师发展高峰论坛、家博会分论坛中国(合肥)工业设计高峰论坛、H20峰会——合肥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高峰论坛、合肥创新·设计引领2018高层峰会、新起点•预见新未来合肥市第三届十佳工业设计奖颁奖典礼等活动。在2019中国(合肥)第二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牵头承办了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5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设计发展大业。
3、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对接
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积极争取,在主管部门指导下,于2018年合肥市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设计进园区、进百企系列项目对接活动,致力于在全市推广工业设计,促进项目对接,目前已走遍合肥市所有县区的产业园区及上百家企业,浓厚了工业设计发展氛围。
四、智慧管理,精心架构安徽工业设计的大数据平台
采集安徽省工业设计联盟和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共200多家成员单位设计中心数据,对各企业的设计能力、设计队伍、设计项目库建设等状况建立台账,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利用京东云强大的数据平台为安徽工业设计背书。通过对安徽工业设计大数据的采集、规整、运算、存储、应用、展现等,让安徽工业设计企业在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行业规划方面领先同行一步,步入数字智能化时代。
图片
五、筚路蓝缕,用心打造安徽工业设计的高质量服务标准
工业设计作为价值链的高端、创新链的起点,是科技和美学的有机结合,体现的是创新软实力。管理者一是加快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开展工业设计进园区活动;三是创建工业设计研究院;四是培育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工业设计作为价值链的高端、创新链的起点,是科技和美学的有机结合,体现的是创新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