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21-03-03 浏览量:36285次
导语: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同志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2006年国家提出“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的重大部署,将为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新的根本遵循。
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 陈劲
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新时期下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发展更加安全、稳定、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具有深远意义,也对基于自主创新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我国不断升级的庞大消费市场和内需潜力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的关键在于突破“卡脖子”的堵点,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把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按照筑底板、建长板、补短板的整体思路,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采取分级管理并细化攻关进度规划,提高各创新主体的政治站位,合理分工,压实责任,将确保产业安全底线和战略主动作为首要目标,集中力量全速补齐技术底板,加快形成长板技术集群。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抓手,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进一步完善央企及其领导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标准制订、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对于周期长、跨任期的研发项目,注重对项目连续支持的考核,落实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二是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支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同时,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推动“小而精、小而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成为未来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积极开发者。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战略科研攻关体系。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国家重点科研体系,系统性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深化产学研相互协作,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要配套财税、金融、商事、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高端技术、产品和装备自主可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前瞻性基础研究,并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中。
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是根本源动力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把理论创新和科学原理的新发现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基础。
加强统筹布局,构筑更优生态。 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认真求证,通过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和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对基础研究进行持续稳定支持。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组织高水平科学家、技术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集中攻关。 鼓励遵循科学规律,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发挥有组织的科研和自由探索的优势,做大做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探索,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进一步明确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是基础研究的主体,需要通过联动性、集成性的制度政策供给,进一步发挥其主力军作用。以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所和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和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改革评价体制,营造创新环境。要强化基础研究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断完善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在重大领域和前沿方向上建立雄厚的基础研究队伍。建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创新评价体系,对自由探索型的研究,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为原创型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健全投入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探索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基础经费投入机制,对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团队给予稳定支持。同时,面向基础条件支撑,研究进一步加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设施与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资源共享,为构建基础研究新优势提供源动力。
创新管理方式,促进成果转化。 提高基础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以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技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
三、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是关键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新形势下,要把机制改革和文化助力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持续动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20年到2035年这一重要时期,中国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不但要面临以欧美日韩为主的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的激烈竞争与强势围堵,也极有可能需要同时应对来自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追赶和直接竞争,因此这一时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够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
深入探索运用新机制。对于“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等新模式新机制,要重视与之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基础条件支撑,根据不同类型产业的需求采取分类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新基建和跨区域合作,开发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分布式资源共享和数据协同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共识机制形成精准的贡献度识别、价值识别与转换等能力,实现对不同创新主体和创新人员的差异化、个性化激励,加快破解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老问题。
进一步发挥企业家精神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履行习近平同志对企业家的“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要求,培养具有战略视野、关注未来科技的企业家,并进一步加强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协同。
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对此,我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布局、创新合作机制、做强合作平台、提升合作水平,充分整合知识、技术、人才等全球创新要素,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内核强劲、合力强大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应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从科技创新到市场应用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的规则制度制定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传统的科技合作以及与之相关的贸易、金融、科技服务、新兴产业培育、新旧动能转化等方面,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成果共享等方面,我国都要积极推动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开放包容的全球创新治理格局与秩序,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加快推动世界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
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 陈劲
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新时期下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发展更加安全、稳定、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具有深远意义,也对基于自主创新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我国不断升级的庞大消费市场和内需潜力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的关键在于突破“卡脖子”的堵点,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把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按照筑底板、建长板、补短板的整体思路,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采取分级管理并细化攻关进度规划,提高各创新主体的政治站位,合理分工,压实责任,将确保产业安全底线和战略主动作为首要目标,集中力量全速补齐技术底板,加快形成长板技术集群。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抓手,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进一步完善央企及其领导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标准制订、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对于周期长、跨任期的研发项目,注重对项目连续支持的考核,落实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二是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支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同时,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推动“小而精、小而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成为未来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积极开发者。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战略科研攻关体系。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国家重点科研体系,系统性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深化产学研相互协作,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要配套财税、金融、商事、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高端技术、产品和装备自主可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前瞻性基础研究,并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中。
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是根本源动力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把理论创新和科学原理的新发现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基础。
加强统筹布局,构筑更优生态。 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认真求证,通过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和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对基础研究进行持续稳定支持。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组织高水平科学家、技术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集中攻关。 鼓励遵循科学规律,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发挥有组织的科研和自由探索的优势,做大做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探索,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进一步明确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是基础研究的主体,需要通过联动性、集成性的制度政策供给,进一步发挥其主力军作用。以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所和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和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改革评价体制,营造创新环境。要强化基础研究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断完善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在重大领域和前沿方向上建立雄厚的基础研究队伍。建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创新评价体系,对自由探索型的研究,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为原创型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健全投入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探索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基础经费投入机制,对引领性的基础研究团队给予稳定支持。同时,面向基础条件支撑,研究进一步加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设施与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资源共享,为构建基础研究新优势提供源动力。
创新管理方式,促进成果转化。 提高基础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以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技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
三、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是关键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新形势下,要把机制改革和文化助力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持续动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20年到2035年这一重要时期,中国科技创新强国建设不但要面临以欧美日韩为主的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的激烈竞争与强势围堵,也极有可能需要同时应对来自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追赶和直接竞争,因此这一时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够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
深入探索运用新机制。对于“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等新模式新机制,要重视与之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基础条件支撑,根据不同类型产业的需求采取分类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新基建和跨区域合作,开发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分布式资源共享和数据协同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共识机制形成精准的贡献度识别、价值识别与转换等能力,实现对不同创新主体和创新人员的差异化、个性化激励,加快破解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老问题。
进一步发挥企业家精神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履行习近平同志对企业家的“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要求,培养具有战略视野、关注未来科技的企业家,并进一步加强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协同。
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对此,我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布局、创新合作机制、做强合作平台、提升合作水平,充分整合知识、技术、人才等全球创新要素,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内核强劲、合力强大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应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从科技创新到市场应用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的规则制度制定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传统的科技合作以及与之相关的贸易、金融、科技服务、新兴产业培育、新旧动能转化等方面,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成果共享等方面,我国都要积极推动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开放包容的全球创新治理格局与秩序,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加快推动世界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