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争鸣鉴真,思想起了 ——“三支柱模型的实操困惑与反思”研讨会活动报道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日期:2018-09-30    浏览量:13807次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大家都不得不认同,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方法论,只有适合企业的管理实践!

当代维·尤里奇在1997年提出以“COE(专家中心)”、“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和“SSC(共享服务中心)”的“三支柱”理论之后,起初仅限于跨国大公司,后来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的普及,已逐渐有更多的企业在推广应用HR“三支柱”模型,但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现实中的“三支柱”模型,真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把HR人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了么?HR管理者真的能够凭借此项理论的应用而能专心于从事策略性和战略性工作了吗?现实中的HR们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吗?如果不具备,应该怎么办?过程中还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三支柱”模型的应用没成功,到底是HR人的能力不足?还是理论不够实际呢?

在很多应用实践的现实问题激发下,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不辨不明、争鸣鉴真——”三支柱模型的实操困惑与反思学术研讨会活动。在承办方上海五加一培训机构及协办方雍信书院、上海铭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通力合作下,于2018928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好望角大酒店”五楼顺利举行。主办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彭敏智博士、顾问潘丽达老师、上海五加一校长沈玲老师都列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会突破了以往专家“一言堂”的形式,而是以正反双方观点对垒的形式分“呈辩”、 “互辩”、“群辩”三个环节,进行理论思辩!

正方代表由上海铭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苏安老师领衔主辩;反方代表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苏宁老师领衔主辩;二位都是有着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担责高管的管理资深经历,更具丰富的理论功底,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来宾恰恰也有企业在实践着“三支柱”理论的实践者,作为企业中的CEOHRBPHRDCOE等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大家对问题的聚向非常明确,也令到现场的交流十分热烈!

在“思想永远比工具更重要”的主张下,两位主辩老师观点清晰、主张明确,双方都不留情面的“对薄现场”!例如,苏安老师认为,“三支柱”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是适合于大型的组织发展需求的,HR的“三支柱”是业务中产生的,它不是理论,是基于业务的需求,是业务和组织发展的产物,是应要求而产生,是自然的分工;而苏宁老师认为,“三支柱”所提出的业务思维要求应该是传统HR原本就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而HRBP模型对角色的定义不清晰,且作用和成果也不明确 HR是要代表资方,最终为资方服务的,是劳资双方的桥梁。管理不能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管理科学应该是实践科学,而“三支柱”是典型的从学术到实践,犹如别人打枪是一枪10环,而现在很多理论研究者则是“打一枪画一个10环”!形象的比喻令到现场与会者都会心不已!现场HRBP们分享的实操经验与困惑,以及对“三支柱”的诠释和思考,也带给大家了来自不同角度的独特见解和思想碰撞。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张晓东博士受邀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的总结发言,张副会长指出:当下是世界互联的网状关系,融合、跨界已经是全球的大背景,边界越来越模糊,HR人要与业务相联系,而第一线的各级管理者同样要有HR的思维,在技术驱动的时代,大家都被裹挟着前进。管理是要有场景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就是要综合思考、提炼逻辑。学者与专家是有区别的,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专家。当下的社会存在着集体焦虑,如何管控失控,是每一位管理都要思考的问题。

管理没有标准答案,观点思辩也没有绝对的错对,犹如真相永远在探究中,管理的思考也将一直在进行中,不管是大师,还是管理实践者,都不可能有绝对正确的现成答案,可能会一直困扰我们从事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的HR们,无论是瓶颈问题,还是定位靶向,都会是我们一起寻求突破思路的管理探索,AR时代对管理实践的验证可能终将跨越无涯,引导管理者们继续探寻方向和答案,思想不灭,挑战仍在路上等着我们……